1. 个人简介:
大家好,我是上海平安王吉文,很高兴为大家服务。我以前是做木工,后来做管理,在一家大的公司,三年半的时间,工资提升过4次,岗位提升过3次,最后做到生产总监。之后于2013年10月份离职之后,自己开工厂,后来注册公司,一直到2019年8月。因为订单下滑,最后工厂转给朋友经营了。
开工厂时,当时的想法是:如果可以努力创造一个小平台,哪怕解决几个人的就业,员工在这里能够开心的工作,我就是幸福的,至少我为社会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。后来最多时,公司也拥有40多名员工。现在回首之前,还是很欣慰的。
之前我自己在好多家保险公司,买过很多保险。个人比较相信保险,有了保障就会更安心。后来,也就是我现在的保险师傅,他给我们公司员工,做团体意外险,几次想叫我加入他们的队伍。开始公司在经营,没有时间。后来工厂转出去了。我考虑了一段时间,选择加入平安。因为那时并没有想,在这个行业挣多少钱,只是想这是一份大爱的行业,能为更多的人服务,让他们早一点拥有保障,提高抗风险的能力,实为好事,与我当初开工厂的初衷类似,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别人,服务社会,提升自己的价值感。还有就是之前自己买过好多保险,正好去平安学习一下,有没有买全,有没有买对。
通过平安的前期培训结束,我于2019.12.4正式成为平安的代理人,当月就入钻,一直连钻至今,当时正好赶上开门红推广,那时我居然达到部门前几名,有幸获得去巴厘岛旅游的机会(后来因为疫情,取消了,公司后来换成经济补贴,发给我们了),今年二季度,我业绩一直突出,在新人小高峰表彰会上,都有获奖。
再后来因为家庭情况,我回老家一个多月了,有点影响到我的业绩。我在徘徊中,最后决定还是要把保险好好做起来,。我的目标,是希望接下来通过努力,可以做的更好,增员发展,一步步晋升到更高的岗位,为更多的人带去保障,服务到更多的客户。
2. 工作感言:
这份工作给我很多收获和快乐,同时也有很多压力。当通过自己的努力,解决压力之后的幸福感很好。看到和听到,很多发生意外和重疾的人,获得保险赔偿,缓解了险,我觉得我选择的这个行业,是正确的。
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,是中国平安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成员。截至2017年12月31日,平安人寿注册资本为338亿元,在全国拥有42家分公司(含7家电话销售中心)及超过3,300个营业网点,寿险代理人达138.6万名。公司个险、银保、电销、互联网多渠道齐头并进,实现协同发展,运营管理水平及客户体验领先市场,并依托集团“金融+科技”双驱动战略,在合规经营、防范风险的前提下,开启平台经营新时代,持续提升产品、科技两大核心竞争力,推动内含价值及规模持续、健康、稳定增长。
公司秉承“保险姓保”理念,聚焦“产品+”战略,延伸寿险产品边界。2017年对主力保障型产品“平安福”进行优化升级,提升保障额度;细分客群,开发具有癌症多次给付、长期残疾护理、高端终身寿险等保障功能的产品,构建多元化保障供给体系;依托集团资源推出就医360服务,为客户提供“诊断- 治疗- 康复”全流程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,并结合平安RUN健康行项目,打造“上游健康预防,中游经济补偿,下游医疗服务”的健康闭环,满足客户全方位的健康风险管理需求。
面对互联网和新科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,平安人寿运用领先科技,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,升级创新业务模式。以“金管家”APP为核心的移动金融生活平台,连通线上、线下多场景客户经营。截至2017年12月31日,“金管家”APP为1.36亿注册用户提供保险保单、财富增值、丰富活动和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生活服务。在客户服务方面,平安人寿以科技创造极致客户体验。业内首创“智慧客服”, 依托集团海量客户数据和AI技术,构建业务甄别、风险定位、在线自助、空中门店四大能力, 大幅提升保全、理赔、核保的服务时效。70%的理赔客户可以实现30分钟内赔付,96%的投保可以实时承保。推出两个月后,”智慧客服”即累计受理空中业务超2.8万件,日均受理约400件,最快用时3分钟。
平安人寿以慈善文化为公司企业文化 , 坚持“执善心,筑大业”理念, 以“最受尊敬公司”为愿景。百年善业,责任为先。平安人寿始终怀抱感恩之心反哺社会,一直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,聚焦“慈善”文化,弘扬“大爱与责任”。通过开展以“健步行”与“阅读”为主体的“新生活运动”及教育、扶贫、环境、灾难救助等公益事业,专注创造美好明天。
2017年,公司获“深圳市金融创新一等奖”、“2017全球保险大奖”、“最佳机构投资者”、“年度保险服务奖”、”年度最佳责任金石奖”等多项大奖。
18459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